肉蓯蓉
發布日期:2019-03-04 瀏覽次數:1776
本品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.C.Ma或管花肉蓯蓉Cistanche tubulosa(Schenk)Wight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。春季苗剛出土時或秋季凍土之前采挖,除去莖尖。切段,曬干。
【性狀】 肉蓯蓉 呈扁圓柱形,稍彎曲,長3~15cm,直徑2~8cm。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,密被覆瓦狀排列的肉質鱗葉,通常鱗葉先端已斷。體重,質硬,微有柔性,不易折斷,斷面棕褐色,有淡棕色點狀維管束,排列成波狀環紋。氣微,味甜、微苦。
管花肉蓯蓉 呈類紡錘形、扁紡錘形或扁柱形,稍彎曲,長5~25cm,直徑2.5~9cm。表面棕褐色至黑褐色。斷面顆粒狀,灰棕色至灰褐色,散生點狀維管束。
【鑒別】 取本品粉末1g,加甲醇20ml,超聲處理15分鐘,濾過,濾液濃縮至近干,殘渣加甲醇2ml使溶解,作為供試品溶液。另取松果菊苷對照品、毛蕊花糖苷對照品,加甲醇分別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為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通則0502)試驗,吸取上述三種溶液各2μl,分別點于同一聚酰胺薄層板上,以甲醇-醋酸-水(2:1:7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燈(365nm)下檢視。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。
【檢查】 水分 不得過10.0%(通則0832第二法)。
總灰分 不得過8.0%(通則2302)。
【浸出物】 照醇溶性浸出物測定法(通則2201)項下的冷浸法測定,用稀乙醇作溶劑,肉蓯蓉不得少于35.0%,管花肉蓯蓉不得少于25.0%。
飲片
【炮制】 肉蓯蓉片 除去雜質,洗凈,潤透,切厚片,干燥。
肉蓯蓉片呈不規則形的厚片。表面棕褐色或灰棕色。有的可見肉質鱗葉。切面有淡棕色或棕黃色點狀維管束,排列成波狀環紋。氣微,味甜、微苦。
管花肉蓯蓉片 切面散生點狀維管束。
【鑒別】 【檢查】 【浸出物】 【含量測定】 同藥材。
酒蓯蓉 取凈肉蓯蓉片,照酒燉或酒蒸法(通則0213)燉或蒸至酒吸盡。
酒蓯蓉形如肉蓯蓉片。表面黑棕色,切面點狀維管束,排列成波狀環紋。質柔潤。略有酒香氣,味甜,微苦。
酒管花蓯蓉切面散生點狀維管束。
【鑒別】 【檢查】 【浸出物】 【含量測定】 同藥材。
【性味與歸經】 甘、咸,溫。歸腎、大腸經。
【功能與主治】
補腎陽,益精血,潤腸通便。用于腎陽不足,精血虧虛,陽痿不孕,腰膝酸軟,筋骨無力,腸燥便秘。
【用法與用量】 6~10g。
【貯藏】 置通風干燥處,防蛀。